台灣從事翻譯的人依報酬約略可分為兩類。一類是天之驕子,另一類則是翻譯苦力。天之驕子包括學術界人士以及業界有名的高人,要請動天之驕子翻譯,非有斗金莫辦。翻譯苦力則正如其名,是業界的苦力,拿著極低的價錢,從事重勞動。為什麼天之驕子拿高價,苦力群拿低價呢?若是以一分錢一分貨的觀點來推斷,顯然天之驕子絕對品質超群,滿街都是的苦力無法望其項背。事實真是這樣嗎?



台灣大部分人就吃這一套。以為貴的必定好。但苦力若以為自己好,想要個稍高的價錢,那就不可,因為苦力不是高人,高人才又貴又好,決策者若肯花大錢,要請的當然只有高人,不是苦力。



然而現在台灣翻譯界,大有名氣的高人多半都是半瓶晃蕩,徒具虛名。或有人說高人之所以為高人,自然有兩把刷子。但據丹泉親身體驗,高人的刷子多半在行銷唬人方面,也就是說重點在門面包裝,高人本身到底能力如何,似乎無人深究。只要出了點名氣,花花轎子人抬人,要不了多久就儼然一派宗師,坐擁山頭,登門送錢者必須抽號碼排隊了。



而這樣的高人之所以能夠出名,多半要拜決策者的無知所賜。高人翻譯到底好是不好,決策者本身沒有辨別的能力,只要沒有當面被人抓包,那就是好了。然而當面抓包的機率是極小的,若是中英口譯,就算錯誤百出,老外不會糾正你,當場若有人聽出不對勁,也不會插嘴打斷,頂多在肚子裡暗笑而已。筆譯就更容易混了。誰有那閒功夫一一比對?若是有人有這能力和閒功夫,當然也就不用花大錢請高人了。



天下人並非都是無知無識者,難免會有人發現高人似乎名不符實,恐不值得斗金禮聘。但是決策者多半都為高人光環名氣所惑,若有人進諫,決策者會理所當然地回道:XXX那麼有名,那就請它吧。人家那麼出名可不是沒道理的吧!質疑者懂得什麼云云。苦力要說服無知的決策者,扳倒高人,談何容易?



決策者請高人,有時並非真的無知,而是要請高人名氣的附加價值。實例:不久前無業的丹泉接到一份中翻英的生意,談到一半沒有下文,去電詢問的時候,承辦人告知決策者欽定要請某高人。丹泉當然只好退讓,但基於職業道德告知承辦人,高人品質可議,請多加留意。三個星期之後,丹泉再度接到承辦人的電話,表示收了重金的高人果然如丹泉所言,成品無法令人滿意。雖經委託人要求修改三四次,仍不堪用。於是承辦人前來要求丹泉替高人收爛攤子,丹泉窮困,看在孔方兄的面上便以苦力的價錢出賣自己,拿起了衛生紙。但是苦力是沒有credit的,也就是說到時候修改過的成品問世,大家看見的仍是高人掛名,因為決策者認為高人名氣有助於成品銷售,所以在這件案子上,丹泉也成了決策者的共犯,成為推銷高人不實名氣的罪人。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NZAN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